4月7日下午,我院在旗山校区模拟法庭举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经济学院谢富胜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朝科教授,《福建日报》理论文艺部副主任吴敏高级编辑等校外专家学者,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徐瑶、张埔华,我院院长黄瑾教授、部分教师和本硕博学生共1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戴双兴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共有七位专家学者先后做了演讲。
王朝科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比较的视角》。他从作为西方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作为实质过程的现代化、作为经济变化过程的现代化、作为都市化过程的现代化等方面简要回顾了现代化的学术史,提出了研究现代化问题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基准即现代化的参照系,而相比于西方现代化理论只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参照系,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既站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基点上向后追溯和向前思索,又站在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点上。最后,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可以理解为“空间再造”抑或“场再造”过程,使命就是建成社会主义。
蒋永穆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他指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战略选择和国家安全新形势下应对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持续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综合能力。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刻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科学的方法,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谢富胜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他指出,在马克思一般理论的视角下,社会的现代化就是以生产方式工业化引领的社会各个层次的现代化,现代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进化的有机总体。在中国特殊实践的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有力领导下不断推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在不断克服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的矛盾中,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构建落后国家现代化的理论,必须在建立稳固领导核心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进体制变革,建立物质基础、深化普遍交往并实现生产方式的跃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的重大创新。
我院陈晓枫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式县域现代化:发展特征、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她指出,中国式县域现代化是以县域为突破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县城为载体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以衔接互补为原则促进县乡村一体发展。推进中国式县域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生产环节要素配置不合理、交换环节商业体系不健全、分配环节收入分配不均衡、消费环节供需结构不匹配的社会再生产困境,劳动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现代要素市场、公共资源配置等二元性是中国式县域现代化的主要阻因。因此,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演进至融合发展,是中国式县域现代化的发展关键,这要求城乡要素间互动实现单向割裂向共生共存的转变,促进发展要素和各类服务更多下乡。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丁志帆副教授报告题目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他指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解决实体经济基础弱化、产业结构不优等发展失衡问题显得重要和迫切,由此提出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命题。他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是中国产业发展经验的概念化表达,是新发展理念在产业层面的具体呈现。通过研究发现,从总体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上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但从绝对值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通过分区域、分维度分析发现,现有产业发展水平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我院李康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历程与理论意蕴》。他认为,聚焦于工业化这条主线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与实践过程,能较好辨明其中的内在动力基础和关键支撑要素。在新中国工业化启动阶段,依靠内源性资本积累的方式,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之路;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艰难探索历程中,中国开启了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的现代化新征程;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化阶段,中国以新型工业化不断牢筑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历程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伟力。
我院林寿富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新质生产力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韧性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他认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劳动者的优质化可以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增强经济体系的更新能力;作为新质生产力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产生联系的中介,劳动资料的智能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增强经济体系的抗压能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的虚拟化可以加快要素流动速度,增强经济体系的适应能力。面对着新质生产力在增强经济韧性方面面临的困境,应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强化经济体系“路径修正器”的作用;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升级发展,强化经济体系“冲击吸收器”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数据要素的应用场景,强化经济体系“自我调节器”的作用。
最后,戴双兴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极大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空间,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供稿/罗丹妮 摄影/康佳滢 审稿/饶倩 发稿/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