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十六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落幕。我院学子共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其中,以经济学院为第一学院的参赛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经济学院为第二、三学院的参赛项目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参赛团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反复对作品进行润色。决赛中,团队成员沉着冷静、思路清晰,展现了我院扎实的理论功底、求实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以我院为第一学院的参赛项目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一等奖团队
“新山海经”:“晋江-长汀”协作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参赛学生:甘睿烨、郑杰坤、吴欣斓、田可可、林思雨、陈乐平(福建农林大学)、马俊欣、卓晔、张罗语、张天瑶
指导老师:叶琪、叶龙祥
“新山海经”团队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选取最早建立“山海协作”产业园区、成效最为明显、具有显著特色的“晋江-长汀”协作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团队前后通过9次调研,历经一年半,用历史与发展的眼光对晋江、长汀十年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通过发放1210份有效问卷深入调查晋江、长汀两地的山海协作,并从总结剖析协作模式、具体成效、瓶颈困难、创新思路等方面进一步探究“山海协作”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借鉴,为福建走好新时代“山海协作”之路提出可行建议。团队致力于从“山海协作”模式中总结一套全新方法以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从而进一步走向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之智。
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指导老师充分沟通,不断改进项目,打磨作品。在决赛现场团队成员沉着应战、稳定发挥,向评委们介绍参赛作品,体现了我院学子良好的学术修养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二等奖团队
“三变”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新探索——基于发源地六盘水市的实地调研
参赛学生:朱烜锐、杨永辉、林洪杰、李杨杰、廖裕杰、韦思权、李松原、陈姿霏、孙欣瑞、余婧妍
指导老师:邹文杰、叶龙祥、陈晓晶
“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团队通过对“三变”改革发源地贵州省六盘水市实地调查,提炼出“三变”改革的举措、成效、瓶颈困难及经验启示,提出推广六盘水市“三变”经验的建议。调研发现:“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充分利用“三资”赋能“三农”,塑造了新型农村组织形式,提高了农民收入与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
团队致力于研究解决“三农”问题,推广六盘水“三变”经验,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充分发挥经济学、金融学专业优势,深入祖国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备赛期间,在学校、学院的悉心关怀和指导老师的耐心带领下,团队成员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培育学科素养,不断打磨项目作品,成员分工明确,高效协作。在校赛、省赛评选中,展示了经院学子的风采,突出了经院特色,以“三变”改革写好经院学子的乡村振兴故事。
“变害为利,造福人民”:人水和谐视域下流域系统治理路径探索——基于木兰溪的实证调查
参赛学生:吕瑞凯、吴逸潇、林兴炜、何盛泉、张雨生、黄余胜、陈斐、殷嘉宜、王震凡、张丽冰
指导老师:林孔团、黎元生、叶龙祥
木兰溪实践小组充分采取了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底层逻辑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提供新时代下木兰溪经验的对策建议,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利于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时代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团队致力于探究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治理发展模式,解析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的人水和谐策略,以木兰溪为抓手梳理当前现状,了解河长制运行情况,提出深化金融合作、挖掘流域经济潜力,健全河长制度,引领公众参与的建议,推广木兰溪治理经验,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流域系统治理提供实践参考、发展新模式,续写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辉煌。
备赛期间,在学校、学院的悉心关怀、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结合专业优势与社会实践经历,不断完善优化打磨项目,高效协作,合力致远。在校赛以及省赛现场,通过简洁有力的路演展示、清晰明了的答辩阐述,展现了经院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以我院为第二、三学院的参赛项目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一等奖团队
高稳定多级结构钙钛矿量子点薄膜宽色域背光显示
学院:物理与能源学院、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参赛学生:卢奕轩、苏家圣、薛文阳、陈芷诺、霍星辰、庄恒昱、黄嘉芃、蔡媛、夏诗淼、赖晨哲
指导老师:陈大钦、黄烽、伏旭斌
弘法笃行:法治中国背景下青少年普法志愿服务的完善路径研究一一基于福建省六地市的调查与思考
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
参赛学生:王钰童、李瑾瑶、王宇琼、柯泓旭、柯雅意、鲍一凡、范姝涵、林鑫懂、曾峻宇、陈炫妤
指导老师:杨垠红、周延锋
二等奖团队
如何筑巢引凤?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研究——基于福建省九地市和4000份问卷的调研
学院: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
参赛学生:黄可、王欣、吴东昊、陈博洋、何咸韬、黄熙越、罗彬斌(厦门大学)、闫牧歌(厦门大学)、陈骁尧
指导老师:钟方琦、宋美杰、李宁
我院参赛队伍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了我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创新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参赛队伍取得的优异成绩激发了广大师生参赛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推动社会发展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各参赛团队 摄影/各参赛团队 发稿/徐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