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平行论坛由西北大学何爱平教授与清华大学刘震副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人与总评论人,共有七篇论文进行汇报分享,参会人数达40余人。
上半场伊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清华汇报了其与何爱平教授合作的论文《数字经济时代劳动价值创造过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李清华认为,现有文献未能清楚地界定数字劳动者与数据信息等数字化生产资料共同参与劳动价值创造的两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她阐述了数字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并对数字劳动价值创造的新特征进行了总结:一是机器对人力的替代深入到对脑力的替代;二是加剧了技术异化对人机关系的扭曲;三是重塑了数字化的生产关系。
在点评环节中,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姚常成老师指出,文章的选题具有重要意义,论述较为全面。同时,他与李清华探讨了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并建议把数字经济作为研究背景,把研究对象聚焦于数字劳动的价值创造过程。清华大学刘震老师指出,数字劳动概念的界定要简明扼要,经得起推敲。论文出现的一些新词需要进一步斟酌,比如“双重价值生产”“价值密度”等。
随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姚常成副教授分享了论文《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数字经济与要素流动的包容性增长模型,借助于工具变量法以及“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强化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实现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但数字经济的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与资本要素的迁入以及技术要素的扩散有关,通过劳动力要素迁移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则不明显。就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异质性表现来看,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创新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偏高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刘震老师从实证结果、理论机制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论文进行了点评。第一,论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越好、创新水平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明显,这是否与研究假说一——数字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相悖?第二,在构建计量模型之前,应先阐明研究对象的理论机制。第三,在政策建议方面,应进一步细化“数字经济推动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上半场最后,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韩艳红副教授汇报了论文《数字经济治理:内涵、挑战与路径》。韩艳红副教授从要素结构角度提出数字经济治理的内涵,认为从现实意义上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是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内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和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数字经济治理过程中面临数据资源共享受阻,数字技术占有不平衡,以及治理失灵等一系列挑战。因此,要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等方面要推进数字经济治理。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胡泽鹏认为,论文内容丰富、论述全面,文章涉及的数据要素产权界定问题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他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在文章结构安排方面,建议把“数字经济治理的挑战”放至“数字经济治理的内涵”之后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的现实意义”之前;二是文中关于“数字经济治理的现实路径”部分要进一步聚焦于“数字经济治理”方面。何爱平教授与刘震老师还就论文的选题和学理性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论坛下半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胡泽鹏汇报了论文《数字经济下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首先,他围绕政府、企业、互联网平台与劳动者四个主体,分析了数字经济下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路径。其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给和谐劳动关系带来的三大挑战。随后,他将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概括为三点:剩余劳动向必要劳动转化是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基本经济制度是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证;共享发展理念是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最后阐释了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实践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钟锦宸对论文进行了点评,认为这篇论文对数字经济下的劳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性分析,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刘震老师就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的区别、数据素确权等问题与胡泽鹏进行了探讨。何爱平教授肯定了论文的选题,认为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她建议汇报人进一步探讨数字经济对劳动力结构的影响,厘清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与实践路径的关系。此外,还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化梳理,阐明论文的边际贡献。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钟锦宸汇报的是其与叶龙祥副研究员合作的论文《当代数字资本逻辑的批判起点、嬗变趋向与实践超越》。钟锦宸认为,数字资本逻辑批判的立论起点源自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资本逻辑在数字资本、数字生产、数字社会领域的渗透与体现,导致数字化资本统治、劳动剥削与技术操纵的数字“失控”。当代数字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和劳动形态的新变革,数字资本逻辑并未根除且更易隐藏,呈现出数字资本增殖逻辑下的“竞争—垄断”宰制、数字资本扩张逻辑下的“中心—边缘”控制、数字资本物化逻辑下的“多维—单向”压制的嬗变趋向。而对数字资本逻辑的扬弃与超越需要在着力解除数字劳动异化、防止数字资本无序扩张、摆脱数字技术错位生长、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中寻求实践理路,进而实现“资本”向“人本”的复归。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立榕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张立榕肯定了文章整体的结构安排和文字表达,同时建议论文的研究对象要进一步聚焦。何爱平教授对钟锦宸的研究表示肯定与鼓励。同时她指出,数字资本逻辑起点问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刘震老师就数字资本与资本的一般性与特殊性问题与钟锦宸进行了交流。
最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立榕汇报了其与刘震老师合作的论文《数据资本形成及其特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张立榕对“数据资本”、“数字资本”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分析与评述,认为“数据资本”这一表述更为贴切,也符合政治经济学的学理规范性。然后分析了“数据资本”的资本一般性与特殊性。
何爱平教授指出,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阐明了“数字资本”与“数据资本”的区别,分析了数据资本的形成、商品化、要素化、资本化以及数据资本的独特属性与规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后她就“数据资本是否是一种虚拟资本”、数据资本的形成过程等问题与张立榕进行了深入探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姚常成老师建议进一步探讨数据资本对生产关系的影响。李清华就“数据资本”的具体范围与张立榕进行了讨论。
最后,刘震老师对分论坛讨论进行了总结,并感谢各位专家和同学对第三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的支持。
(发稿/徐祯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