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开拓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院于11月9日至12月13日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三届“比学赶超共奋进”研究生科技节硕博论坛。本次论坛共八场报告会,每场报告皆由两名研究生汇报,汇报完毕后由与会学生现场提问,最后指导老师进行现场点评。此次论坛邀请了叶琪教授、王珍珍教授、方忠教授、鲁保林教授、邹文杰教授、李军军副教授、韩莹副教授、白华副教授作为点评老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
2023级博士生林铨在《人类共同体思想从空想到科学再到实践的发展》中,围绕古代哲思的“政治共同体”思想;近代政治哲学的“契约同体”思想与康德的批判;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享汇报,旨在考查共同体思想对人的解放的时代变迁,从而为解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与宗旨提供唯物史观与“人的解放”相结合的分析视角。
二、宏观经济相关问题
2021级西方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徐明文在《Ipr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中建立TVP-VAR模型进行研究,由此提出了针对宏观经济改革的四大建议:一是货币当局应根据政策目标选择货币工具;二是疏通传导机制,提高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完善LPR的变动机制,推动LPR机制更加市场化,增强LPR与市场利率走势的联动性并加强LPR的监管;四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市场风险。
三、共同富裕相关问题
2021级博士生陈秋星在《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理论逻辑、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中,通过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方法测度2006-2020年各省共同富裕水平及“共同”和“富裕”耦合协调度,并利用基尼系数方法测算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近三个五年期间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N”字形向上波动趋势,“富裕”和“共同”水平呈“X”型交叉;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上升较快,“十三五”期间趋于平缓;耦合协调度地区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好,东北最低,而地区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来源。
四、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
2021级硕士生张梦江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将三次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渐近双重差分法结合常替代弹性形式效用函数和企业异质性模型,分析低碳城市试点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用。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政府支持和技术创新两个途径,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试点政策对高行政等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的引诱效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空间效应分析表明,在地理权重矩阵下,政策效用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表明城市执行试点政策有助于提高其周边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2021级硕士生叶子在《能源贫困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率评价》中,从联合国发展目标出发,聚焦中国能源贫困现状,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效率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技术落差比率分析以及投入产出冗余度与不足度分析四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水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东中西三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其中中部地区作为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应该注重加强新能源技术和污染治理,以确保能源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余忠伟在《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回收决策与协调研究》中的实证分析表明,与无政策干预相比,赏罚机制、押金退还机制和双重机制显著改善了动力电池的回收率和社会福利。奖惩机制和押金退还机制的回收绩效差异主要取决于规制强度,但后者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双重机制具有最优的环境绩效,但以牺牲经济和社会绩效为代价。同时随着规制强度的增加,社会福利在环境效益的推动下上升,然后由于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和政策支出过重而下降。
五、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相关问题
2021级硕士生田菊芳在《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中,设定模型检验基准理论假说和异质性理论假说,以及检验传导机制,得出总体上数字金融发展能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且具有稳健性;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存在资金和竞争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等多条结论,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管理层面和跨国企业管理层面提出管理启示。
2022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张轩浩在《Evaluation of China's provinci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构建了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了全国30个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中西部省市数宇经济发展的投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另一方面,各省市应结合自身数字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本省数字经济。
2022级博士生王招治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动态交互效应与耦合协调度分析》中,从赋能效应和供给效应两个方面来探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动态交互效应,并刻画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时空演变格局。提出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技术金融服务为重点,放大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并从总量增长和结构协调两方面入手,发挥实体经济的供给效应,提升数实融合水平,部署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空间布局。
2022级金融硕士研究生郭洵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户增收了吗?》中,提出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显著为正,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使农民群体拥有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并改善其收入状况。但其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随着对经济、金融方面信息关注度的提高而提高。
六、风险与危机相关问题
2022级博士生陈娜在《论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源的现象与本质——以21世纪美国金融危机为鉴》中,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底线要求,而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守好第一道金融安全门,严守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文章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将21世纪美国三大金融危机前后联系,实证新自由主义金融理论的失效。以马克思金融理论为指导,从现象层面分析美国金融危机恶性循环的三大放大器和导火索,从本质层面剖析实体经济供需矛盾这一初级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的二级根源。在马克思金融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探寻金融安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之路: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树牢为经济服务的金融观;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
2020级博士生王琰在《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看当代资本主义面临的多重危机》中,首先介绍了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同时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结构性经济危机并存成为常态,并不断诱发其他领域危机,从而引发系统性危机。接着,介绍了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影响,以及金融危机、中产阶级流失以及社会和政治危机的定义与表现。
七、现代化相关问题
2022级博士生邹悦在《城乡要素流动视域下的中国式县域现代化——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指出中国式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文章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中国式县域现代化面临要素补偿缺位、价值补偿停滞、城乡分配差异和供需结构错位等困境,其症结为城乡二元结构下要素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的二元性。对此,应健全城乡人口双向自由的转换机制、建立有序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多元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建立协调的现代要素投入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城乡要素交换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
八、ESG相关问题
2023级博士生郭妙梅在《母公司ESG表现是否能提升海外子公司效益——基于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母公司ESG表现对海外子公司效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机制分析表明,母公司ESG通过降低母公司高管过度自信和提高母公司投资回报以及增加子公司营业收入和投资额促进海外子公司效益提升。研究在总体上意味着母公司ESG表现对海外子公司效益有促进作用,不仅为海外子公司效益提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更深入地展现了ESG经济后果的重要性和广泛影响。
九、利益相关问题
2020级政治经济学博士生鲁静首先还原了2015-2022年蛋壳公寓从扎实起步、野蛮生长、暴雷的全过程,提出应用资本总公式分析法考察蛋壳公寓事件的经济实质,并从劳动者立场出发理论推定了包括了政府、蛋壳高管与投资方、微众银行、房东在内的各方主体责任,并得出结论:即使政府在暴雷事件后对各方利益主体的处理与理论推定有所出入,但仍然是符合国情且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利益。
2021级人资环博士生杨宇萍采用两阶段DEA模型衡量了2009-2020年中国卫生系统效率,详细分析了我国卫生系统效率水平的时间波动趋势与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程度和老年抚养比对我国卫生系统效率的直接、间接与总效应,并提出关注卫生资源区域差异、提高卫生技术与管理投入、改善卫生系统体制环境等政策建议。
此次硕博论坛的举办,既为我院博士生、硕士生提供了学术锻炼的机会,也为研究生与本科生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对活跃我院学术氛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对激发我院学子学术钻研乐趣、培养其学术研究志趣产生了积极影响。
(供稿/刘媛 龚丁林 吕嫣然 摄影/刘媛 龚丁林 吕嫣然 审稿/饶倩(师) 发稿/薛菁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