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李建平: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发布时间:2023-05-19浏览次数:63

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5-16   09  理论周刊·新论)

李建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24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是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归根结底就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传播的初期,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两大奇迹,为世人所瞩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行!

探索和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做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针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的说法,他认为是武断的。针对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问题,他认为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015年以来,国内形成了新一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高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倾向得到有力扭转。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学的教学研究中,依然存在“西天取经”“食洋不化”的现象。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政治经济学类期刊还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选择回避,而是应该表明态度,进行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批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全过程,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科学指引。

◆必须立足中国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的同时,也勾勒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只能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点,而不可能是终点。因此,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又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建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实践是理论之源,时代是思想之母”。自主的知识体系只能在实践中产生。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实践,总结提炼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经济学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是探索和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揭示中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

◆要把握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术思想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后者既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历代领导人的著作、形成的理论和思想,也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著作及其理论和思想。这其中,经济学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术思想应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像刘国光、宋涛、卫兴华、陈征、张薰华、吴宣恭等老一辈经济学家,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不懈的追求、深厚的造诣、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经济思想是建构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刘国光研究员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最早论证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经济要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可贵的前瞻性贡献。他最早提出从“两重模式转换”到“两个根本转变”等经济指导思想,为国家的决策作出了先行论证。宋涛教授被同行尊称为经济学界的“宗师”和“泰斗”,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为我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经济学基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教授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陈征教授提出的现代科学劳动思想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的新发展,他还开拓性地研究并创建了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体系。张薰华教授不仅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见解,而且对中国土地批租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宣恭教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开拓者之一。

以上所述的这六位经济学家,只是我国万千经济学家群体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创见和政策建议,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因此,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术思想,对于建构新时代的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无疑很有启示和帮助。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文科资深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05/16/content_27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