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解码福建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赶超秘诀是…

发布时间:2019-03-04浏览次数:664

解码福建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赶超秘诀是

(来源:福建日报2019-03-03)

新年伊始,八闽大地春潮涌动:干部群众使足劲、拉满弓、出满工,奋力实现“开门红”。2018年,福建GDP首次突破3.5万亿元,以8.3%的增速连续第二年“领跑”东部沿海各省区市,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新福建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亲自擘画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发展蓝图。从此,福建全省上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昂扬的精神状态、更有力的思路举措,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1宁德时代:连续3年跻身全球前三

2月,中国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马蒂亚斯·岑特格拉夫在德国波鸿举行的汽车研讨会上宣布,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埃尔福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工厂,规模较去年夏天宣布的原定计划,提升了7倍多。

这家动力电池系统销量连续3年位列全球同业前三的企业,近三年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累积近30亿元。

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 “公司承担的国家及地方项目加强了公司在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以及电池材料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巩固了公司的市场领导地位。”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这家公司获批牵头承担两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并获多个省科技专项支持。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中心作为我省引进重大研发机构,又获省科技厅1000万元补助资金。持续不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使宁德时代引领锂电池行业的产业创新。

【解码】着力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8年9月,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七条措施》,通过加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发挥福厦泉国家自创区引领作用、建设若干高水平福建省实验室、着力引进重大研发机构、加大行业领军企业研发扶持力度、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等七条路径,让创新驱动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围绕创新制度供给、集聚创新资源,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一个以产业需要为导向、平台建设为基础、成果转化为目的的创新驱动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换不来,只能靠自主创新。”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继扬表示,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目前,我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需聚焦产业升级需求,加快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含量。

2福建石墨烯:两核三区实现弯道超车

在以传统制造业闻名的泉州,石墨烯产业正联手高校科研力量实现弯道超车。从室内取暖的壁画、地暖、桑拿房,到智能穿戴理疗护具,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石墨烯健康产品已取得不错的市场反馈,未来两年有望实现10亿元产值。公司董事长王诗榕介绍,企业每年投入3000万元科研经费,嫁接国内高校的石墨烯最新科研成果。

为促进产业发展,各地积极建设石墨烯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如晋江成立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开展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研究,将成果应用于当地鞋服企业;厦门积极打造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投入4500万元购入专业设备,打造多个实验室,为厦门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全省已有40多家具有一定实力的石墨烯相关企业,建成或正在组建石墨烯创新研发平台23个,引进石墨烯研发团队72个、相关人才290多人,石墨烯相关企业160多家,正在实施的研发、产业化项目200多项。以福州、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的两核三区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解码】着力转型升级: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我省是全国较早进行石墨烯研发的省份之一,石墨烯产业有望在2025年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直面基础较为薄弱的现实,福建提出了主导产业强链条、壮集群,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现代服务业提比重、促融合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千亿集群支撑计划、新兴产业倍增工程、数字经济领跑行动、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工程。

在转型升级的有力带动下,福建工业增速创四年来新高,且呈现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的态势。据统计, 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创2015年来新高,居全国第5位、东部省市第1位;同时新兴产能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伍长南认为,福建在经济体量较大的情况下仍保持高位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福建传统产业占比偏高、产业结构偏轻的情况正不断改善,新兴产能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他建议,结合福建自身优势,持续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新动能特征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柘荣太子参:两座城市8年协作

得益于宁德市柘荣县与莆田市涵江区的双份扶持,柘荣县汉广中药材初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就有了自己稳定的产销链。公司负责人许启棉告诉记者,公司从太子参种植这个源头,一直到引进人才、信息技术、供销平台,每个环节都有柘荣县和涵江区政府的参与。

“去年是太子参的丰收年,但农民的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好价格。”许启棉说,公司从农民那里购入太子参,优先选择与公司合作的11户贫困户,以市场最高价交易,贫困户的年收入就有了保障。

1次牵手、8年时间,让两座相隔200多公里的城市,展开了跨地域的协作。去年9月,福建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入驻柘荣县产业园区。“我们主要是通过运用制造业发展先进经验、产业优势和市场网络,引导柘荣县相关实力企业到涵江区柘荣(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药业、刀剪、机电制造等产业。”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通过双方对接劳务用工,再借助涵江区相对优势的平台,柘荣当地部分企业因此升级迭代、延伸产业链。涵江的帮扶资金还被用于柘荣的教育医疗、产业园区、商贸、旅游等扶贫项目建设。

【解码】着力区域协调:两大协同发展区“双翼齐飞”

一年来,福建站在更高站位上谋划推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去年4月,提出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进一步带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去年9月,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协同发展区”,区域发展走向更深、更广、更紧密融合;去年12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更高层面统筹两大协同区融合发展,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我省建立了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重大项目台账,共梳理出149个项目,总投资约1.45万亿元。通过强化两大协同发展区之间协同对接,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全省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

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陈祥健认为,两大协同发展区坚持“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目标,在两大区域自身发展上,有利于推动区域发展朝着覆盖面更广、协同度更高、融合度更紧密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格局;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强化两大协同发展区之间协同对接,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全省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有利于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一体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战略,为全局发展作出福建应有的贡献。

4连江鲍鱼:三分天下有其一

全国首台深海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去年在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海域下水投用。

“连江渔业根基深厚,渔业从业人员近20万,鲍鱼产量占据全国三成份额。”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会长吴永寿说。 “振鲍1号”让鲍鱼养殖的范围从离岸200米的近岸区域开始向3公里外的外海区域发展,平均30米以上的水深,清澈、高含氧量的海水将大幅度提升鲍鱼的品质和生长速度。除此之外,该设备引入风力发电系统,为鲍鱼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节能又环保。

这些年,通过双方对接劳务用工,再借助涵江区相对优势的平台,柘荣当地部分企业因此升级迭代、延伸产业链。涵江的帮扶资金还被用于柘荣的教育医疗、产业园区、商贸、旅游等扶贫项目建设。

【解码】着力区域协调:两大协同发展区“双翼齐飞”

一年来,福建站在更高站位上谋划推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去年4月,提出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进一步带动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去年9月,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上升为“协同发展区”,区域发展走向更深、更广、更紧密融合;去年12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更高层面统筹两大协同区融合发展,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我省建立了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重大项目台账,共梳理出149个项目,总投资约1.45万亿元。通过强化两大协同发展区之间协同对接,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全省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

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陈祥健认为,两大协同发展区坚持“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目标,在两大区域自身发展上,有利于推动区域发展朝着覆盖面更广、协同度更高、融合度更紧密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格局;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强化两大协同发展区之间协同对接,将区域、城乡、陆海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纳入全省战略层面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有利于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一体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战略,为全局发展作出福建应有的贡献。

4连江鲍鱼:三分天下有其一

全国首台深海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去年在连江县苔菉镇东洛岛海域下水投用。

“连江渔业根基深厚,渔业从业人员近20万,鲍鱼产量占据全国三成份额。”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会长吴永寿说。 “振鲍1号”让鲍鱼养殖的范围从离岸200米的近岸区域开始向3公里外的外海区域发展,平均30米以上的水深,清澈、高含氧量的海水将大幅度提升鲍鱼的品质和生长速度。除此之外,该设备引入风力发电系统,为鲍鱼养殖提供了绿色动力,节能又环保。

“它还可实现饵料投放、输送,网箱上下吊装全部机械化,并通过健康养殖监控体系,实时监控鲍鱼生产情况。”上海振华海洋工程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区域代表程庆述介绍,未来3年,将有超过1万组这样的机械化、智能化养殖设备在连江投用。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连江渔民,将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参与到全新的养殖体系中。目前已有近2000户渔民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解码】着力乡村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我省有1.4万个建制村,资源禀赋、发展状况各不相同。

乡村振兴元年,福建的各项举措实在给力: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推进新时期“三农”发展;编制《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年底,再推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具体举措。

福建山多地少,但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海岸线漫长。抓住特色现代农业这一“牛鼻子”,是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扬长避短的科学决策。去年,全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5万亿元。

省林科院竹子研究所副所长郑蓉建议,要全面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受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益短缺的双重挤压,推进农业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中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路径。”她建议,积极探索“公司+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机械耕作专业化服务组织,解决好家庭式零散种植机械化耕作问题。

5丝路海运:海丝核心区建设走深走实

一声汽笛划过雨幕。2018年12月24日,“中远泗水”集装箱轮满载着中国制造的产品缓缓离泊厦门港,“丝路海运”正式启运。

经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福建交通运输集团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发起倡议,俄罗斯远东海运、以色列以星航运等60余家航运、港口、货运、供应链企业共同响应,福建将加快建设“丝路海运”联盟。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平表示,“丝路海运”联盟将整合航运物流链条上的数十个要素,意在打造一个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经停我国沿海港口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企业基本加入联盟,航线覆盖我国沿海和海丝沿线主要港口。

开行不到两个月,截至2月20日,首批纳入“丝路海运”的16条航线完成127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2万标箱、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

【解码】着力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2018年收官之际,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部署了8个方面93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措施,郑重宣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坚持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福建用好用足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扩大“朋友圈”,吸引“投资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增长同比11%以上;自贸试验区新推出54项创新举措,其中首创15项,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取得新成绩新进展,对台先行先试取得新突破,福州新区加快全域开发,滨海新城建设提速……

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博士彭冬冬认为,当今,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福建要充分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在巩固与发达国家良好经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联系,扎实地建设好海丝核心区;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为构建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同时要借助“五缘”优势,持续扩大对台开放。

6“森林资源生态银行”:幼林“存储” 分期收益

全国首家“森林资源生态银行”诞生在南平顺昌。

去年底,作为首位客户,林农夏六华将自家9亩杉木幼林“存入”其中,并拿到标号为“0001”的存折。根据托管协议,今后20年内,她每月都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将来林木处置后还可按约定分红。

因为丈夫残疾,女儿远嫁,夏六华家的林子之前无人打理。如今,林子的价值被激活,提前实现了收益。

“顺昌林业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近80%。让丰富的林业资源变为资本,是我们探索实验的重点。”顺昌县县长余向红表示。

两年多前,顺昌就在全省率先试点林业碳汇。如今,借鉴银行运营模式开展的“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工作,由顺昌县依托国有林场,以托管、赎买、租赁、合作经营、抵押担保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资源,并通过专业队伍,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承载能力和林业资源价值。

“我们做过专业测算,国有林场集约经营的林子,仅出材量上就会比林农分散经营高出25%左右。加上林下套种珍贵树种等手段,林分结构更科学,不仅提高森林生态承载能力,预估的山林单产价值也将达到普通山林的四倍以上。

资源变资产,路子越走越宽。全省首款碳汇扶贫产品也即将在顺昌上线。

【解码】着力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福建始终致力于寻找“两山”转换的金钥匙。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林业金融创新、生态司法······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花落福建近3年来,《福建方案》确定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组织实施,22项在实践中已转化为可操作、有效管用的制度成果。福建基本实现了中央要求的“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

青山绿水是福建的亮丽名片,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通过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福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真正实现绿色惠闽,让老百姓有了更多获得感。

中国(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茂兴表示,青山绿水是福建的亮丽名片,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通过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福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发展。守护青山绿水,尤其应注重环保产业及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让绿色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真正实现绿色惠闽,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7养老服务:低端有保障 中端有市场 高端有选择

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猝然而至的养老焦虑如何缓解?“养老不离家”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成为有效尝试。

已经搬家的李月英老人依然是福州鼓楼区鼓东街道庆城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常客。这里引进了专业机构,推行医养结合,还配备了智能手环,她喜欢在这里与老邻居聊天、打牌、听健康知识讲座。她说:“不管搬去哪,还是喜欢这个五星级的‘家’。”

一年间,福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已经由36.9%提高到80%,农村养老服务服务设施覆盖率也由46.8%提高到53%。

同时,更多的星级的养老机构正从图纸变成现实。今年1月,晋安区社会福利中心PPP项目在晋安区宦溪镇举行开工仪式,这是福建省首例养老领域PPP项目。

这个占地52.5亩,总投资1.5亿元、可提供600张养老床位的福利中心园区年底可建成,将引入成熟的智慧养老平台系统,具备门禁识别、园区消费、定位报警、紧急求助、智能护理、医疗等功能。投用后,政府将给予缺口补助和床位补贴,让入住的老人享受高端服务,平价收费。

一个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正在构建。

【解码】着力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2018年,全省民生相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27件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8.9%。

真金白银的投入,带来看得见的变化:率先在全国出台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十七条措施;全省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都建立了医联体;数字教育资源覆盖更多城乡课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老百姓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黑臭水体越来越少,内河水系变身最美城市风景线……

把民生难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发展相适应,高质量发展才有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改善民生也是硬道理。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艳涛认为,“高质量发展”与“获得感增强”不是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更宽裕、更便利、更舒适、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当前,既要满足生存性需求的民生,也要满足发展性需求的民生,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改善民生显得格外重要。

(链接来源:http://www.sohu.com/a/298797019_197629)

(发稿/张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