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朱子文化新精神,挖掘朱子文化新魅力,学习生态振兴新模式,2月2日至3日,我院“寻熹人文,生态振兴”实践调研队深入南平市武夷山五夫镇,先后走进紫阳楼旧址、兴贤书院、生态银行展厅、“诸子窑”文创工作室等地,积极探索新时代乡镇建设中生态资源资产化新模式的经验和作用。
寻访邹鲁渊源 探寻朱子理学
第一站,实践队前往朱子故居、朱子雕像、紫阳楼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朱子文化的独特魅力。向导详细介绍了朱子在五夫的生平事迹与朱子文化经典《朱子家训》,26句简朴言语道出了治家治国的道理,为中华儿女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实践队深切体会到朱子文化中人际和谐、重德修身的可贵思想。据悉,五夫镇正通过弘扬朱子文化,打造“旅游+研学”朱子文化园的发展方式,以期融入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大格局。
第二站,实践队走进朱熹曾讲学授徒的兴贤书院。兴贤书院以象征着进士一甲的三顶官帽砖雕远近闻名,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为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兴贤育秀”“继往开来”的“兴贤之意”,坚定后来人的远大志向。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跟随向导了解五夫诸贤之事迹,许下学以报国的殷切期许。
凝聚青年之智 助力生态建设
第三站,实践队来到五夫镇“生态银行”展厅。通过展厅资料和向导讲解,实践队了解到五夫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通过“生态银行”模式,将五夫镇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存绿取利、美富兼得”的有效之路,真正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实践队还前往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体验田园观光小火车,了解到五夫镇把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引进科技特派员种植五彩油菜花,成功实现了乡村旅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对五夫镇生态旅游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领略到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共同发展的深刻意义。
促进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最后,实践队前往五夫镇“诸子窑”陶瓷文创工作室开展座谈交流,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诸子窑工作室的创办理念、产品设计和经验,工作室以五夫传统民间戏种“龙鱼戏”为重点,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创产品的做法,令实践队深受启发。座谈中,实践队员从资金来源、产品销售渠道、校企合作等方面与负责人进行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特色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活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走出课本、开拓眼界,亲身实地寻觅文化、探求发展,感受百年朱子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新时代生态文旅发展的全新模式。“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实践队表示将不负期望,继续深入研习,助力文化传承,用时代精神唤醒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朱子文化辉映于乡村振兴的绿水青山里,在新时代的蓝天下生生不息。
(供稿/经济 实践队 摄影/经济 实践队 发稿/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