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2025年校十佳志愿者分享

发布时间:2025-04-03浏览次数:35

百卉萌动利刃新发

萤火微光愿为其芒

从初出茅庐的探索实践

到智慧光芒的闪耀绽放

吾辈青年当挺立脊梁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用青春的声音奏响时代篇章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浪在后岸在前

让我们走近优秀青年群体

学习榜样见贤思齐

在朋辈领航中比学赶超营造良好学风

在示范带动下逐梦青春激发前行动力

14期,我们“青年说”集中展现2025年校十佳志愿者的风采,聆听他们的成长感悟。 

个人简介

王英华,女,中共党员,2024级理论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向阳党支部书记。

在校期间荣誉情况

2022年03月获评全国“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志愿活动优秀志愿者;

2022年08月获第八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3年03月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2023年06月获评福建师范大学励志先锋人物;

2023年12月获评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

2024年01月获评福州市闽侯县优秀青年助理;

2024年06月获评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党务工作标兵;

2024年08月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

2025年03月获评福建师范大学十佳志愿者。

评选回顾

青春绽芳华,志愿谱华章

在时代的召唤下,总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以青春赴使命,用行动诠释担当,践行青春中国梦。一直以来,王英华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志愿宣言,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穿梭,留下坚实的足迹,为他人带来温暖,为社会注入力量。

在高中时期,王英华就是校志愿者团队的一员,也是在那时,志愿的种子逐渐在她心里萌芽。到大学时,她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向上向善。2019年,她参加友爱培智志愿活动,连续一学期每周定期前往福州市仓山区培智学校,为那里的孩子授课。这是一所接收在身体或心理上有些不足的孩子的学校。在课堂上,她耐心地教导孩子们知识,用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陪伴孩子们成长。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学会了如何与特殊群体相处,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同年,她还作为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者,助力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路演。在这个过程中,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大赛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外,她曾多次参与福州市地铁志愿活动,在地铁站里为乘客提供帮助,引导乘客有序乘车,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文明与温暖。

2020年,王英华继续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多次参与学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心组织的食堂光盘行动,倡导同学们珍惜粮食,践行“光盘”理念;还参与学院组织的农家书屋活动,为乡村孩子们送去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2021年疫情期间,她挺身而出,参加县总医院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在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中,她不畏艰险,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信息登记等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22年,她多次参与学院防疫值班志愿活动,为守护校园安全贡献力量;寒假期间,她参加了全国“一起云支教,共同迎冬奥”志愿活动,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此外,她还参与过福建师范大学“小葵筑梦课堂”录制,并参与学校第十五届志愿服务成果展等等。

丰富的志愿活动经历,不仅让王英华收获颇多,也让她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行稳致远,用自己的火热青春践行志愿中国梦。在得知学校研究生支教团计划后,她毅然决然地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基层,以爱之名,点亮西部教育之光。

一、初至西部:克服困难,坚守教育初心

2023年7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的梦想,王英华前往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阳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初到漳县,眼前的景象让她深刻感受到了西部教育资源的匮乏:简陋的住宿条件,单一的教学设施,与她原本生活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开学前,她走访当地学校校长和学生,了解到许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缺乏父母陪伴等原因,学习和生活面临着诸多困难。支教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开学后不久她就面临了西部停水的问题。在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时,她没有退缩,迅速调整心态,积极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在教学方面,她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初到服务学校,她先后担任了4个班的信息技术老师和3个班的体育老师,之后又成为二年级61名学生的数学老师。沉重的教学任务和西北寒冷干燥的气候,让她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经常生病。但她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即使生病导致嗓子沙哑、失声,她也是以学生的课业为重,生怕耽误学生的进度。面对班级数学基础薄弱、教学人数多等问题,她承受着巨大的教学压力。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调整心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帮助学生补基础,课后经常把基础薄弱的学生叫到一起,耐心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认真纠正他们的数学作业。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她将学生进行分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她也会及时劝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新教学:激发潜能,助力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王英华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她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引导孩子们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她发现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小,便采用“积分制”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同时引导同学们通过掌声为上讲台在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加油鼓劲。在她的鼓励下,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针对学困生,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耐心,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给学困生复习知识点,并不断鼓励他们,增加他们的信心。

为了弥补西部教育环境的不足,王英华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团内体育老师合作,开展学科融合“体育+数学”课程,将运动与知识有机结合。在这些课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在运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了潜能,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她还联动学校化学与材料学院,为班级学生开展化学科普课堂。在课堂上,她带领学生一起做化学小实验,当看到“火山喷发”“气球被吹大”等神奇的实验现象时,学生们连连发出惊叹。这些实验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并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另外,她将党建融入日常课程,通过团课、队课等形式,把红色故事、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国际志愿者日,她给班级学生介绍国际志愿者日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意识,引领学生思想成长。

三、爱心助学:搭建桥梁,照亮求学之路

王英华深知,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经济困难可能会成为他们求学路上的绊脚石。为了让漳县的孩子们不因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她与队员们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努力为贫困学生争取资助。一年里,他们陆续前往漳县第一中学、武阳中学、盐川学校、四族中学等24所帮扶学校进行校访。在走访过程中,王英华亲切地与贫困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她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后,王英华与队友们积极开展温暖一冬暨“一对一”助学金发放活动,全年共计发放助学金近40万,捐赠暖冬物资230余件,帮助到999名受助学生,覆盖甘肃4个区县共13个乡镇。这些资助不仅为学生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念。

四、支教收获:教学相长,感悟成长真谛

时光荏苒,一年的支教生活已成回忆。在一年的支教时光里,王英华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从年级倒数稳步提升到年级前列,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习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她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尊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支教一年,自教一生。她在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成长。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老师,逐渐成长为能够站稳三尺讲台、熟练应对各种教学问题的优秀教师。在处理教学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她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她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王英华的志愿服务经历,特别是在研究生支教团的这一年,是她青春中最璀璨的篇章,也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她的努力和付出,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赢得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她的个人事迹曾被“西部志愿汇”“福建青年志愿者”“甘肃青年志愿者”“福师大小葵”“福师大研支团”“漳显青春”“中国青年网”等一众相关媒体报道。

“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王英华一直以来的行动指南。过去,她在志愿服务中全力以赴,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奉献精神;现在,这份爱心与责任已深深融入她的一言一行;未来,她也将继续秉持着这份热忱,坚定地在志愿服务道路上阔步前行。

青年学子,心怀壮志

以青春之躯,肩负求知的使命

执青春之笔,书写成长的篇章

用智慧勇气践行理想初心

以实际行动焕发时代辉煌

为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王英华、赖恺文、史洋洋 审稿/饶倩(师)、陈天来(师) 发稿/陆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