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28浏览次数:45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政治经济学评论》《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季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东南学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编辑部联合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于20241026-27日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

辽宁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于海青,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陈文章,福建日报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刘见闻,福建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负责人、省社会思想动态汇集分析中心主任梁兆国,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涂荣,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上海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季刊》《财经科学》《福建论坛》《东南学术》《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海派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改革与战略》等期刊编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学习强国、中新网、东南网等新闻媒体记者,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一、开幕式

于海青首先进行致辞,她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阐释,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和政策建议,对于推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要勇立时代潮头,勇于探索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涂荣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主题进行研讨,对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见闻在致辞中指出,福建日报是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宣传基地。近年来,福建日报特别是理论周刊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理论宣传平台。相信在福建日报新媒体矩阵助力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将能够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大众,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陈文章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有着自身认知方式和实践逻辑的知识体系,这一实践逻辑的核心就是基于实践发展、回应时代问题。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时总结提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生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以实践感悟深化理论认识,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不断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开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黄瑾教授主持。

二、26日上午主旨报告

开幕式后,论坛进入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六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演讲。

辽宁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院长黄泰岩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内涵与要求》。他从“为什么需要制度”“制度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好的制度”三个问题出发,并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他指出,随着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革,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良性循环。

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他指出,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更深层次改革,改革所承担的新任务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因此,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单项突破”,而应当是一个统筹各领域、囊括各主体的系统性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梓材讲席教授邱海平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他指出,不能只从概念或理论层面认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要上升到方法论层面。从方法论视角,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科学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为深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指导;三是对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指引;四是为进一步探索后发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提供了思想引领。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文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新质生产力改变世界》。他认为,可以从生产力变迁和新质生产力视角解释中国从繁荣到衰落,又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性转变。他还结合新质生产力思想对“李约瑟之谜”进行了重新审视,揭示了“历史大分流”的真相,认为中国的崛起正是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旭教授演讲的题目是《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指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意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时效,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要主动适应这一调整。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富胜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他指出,应当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包括:建立支持数字化产业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产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体制机制;与数字化生产系统相适应,完善推动新型生产关系的体制机制;持续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强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动力的体制机制。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副主任、论坛执委会主任杨静研究员主持。

三、宣布优秀成果名单暨优秀成果代表主题报告

论坛执委会主任杨静研究员宣布“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优秀成果”名单并邀请专家为优秀成果获得者颁奖。颁奖仪式结束后,四位青年学者作为获奖代表作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赵峰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经济结构差异、乘数效应与财政资源配置优化》。他指出,乘数与利润-工资比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使财政支出乘数表现出逆周期性特征。财政资金的跨周期配置不仅能够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而且具有显著的稳周期功效;财政资金的地区配置对地区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减具有积极影响;财政资源的部类优化配置对总产出也具有较强的拉动效应。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王琳副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算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制度与保障》。她指出,算法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不仅使得生产力系统具有鲜明的高科技特征,而且催生出智能中枢型、智能平台型和智能研发型等劳动组织方式,使得生产力系统呈现出鲜明的高效能特征。

吉林财经大学魏旭教授对上述两个获奖成果进行了点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点点副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生态产品价值与实现——基于生态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价值论的比较》。他认为,生态产品内涵近似于生态经济学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其价值与实现问题研究大都基于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和方法。但是,生态经济学价值理论存在三条主要路径和两大核心争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生态产品价值与实现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理论认识。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陈娜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测度与时空演变》。她指出,应当统筹“金融、经济和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辩证关系来理解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其增长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梯度递减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张建刚进行了点评。

这一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教授主持。

、26日上午主题发言

26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阶段,四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论坛执委会副主任宋朝龙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西方金融资本主义的制度形式与崩溃逻辑——兼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制度主体与制度均衡》。他指出,西方金融资本主义的制度表现为金融资本的组织性、金融资本集团间的无政府性、政府公共权力的薄弱和国家对外军事霸权等方面。由于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不断放大和强化,造成了产业萎缩、债务膨胀、国家危机等现象并最终将金融资本主义引向崩溃。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论坛执委会副主任张新宁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他指出,为更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当构建科技引领、推动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形成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健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论坛执委会副主任张广辉教授演讲的题目是《粮食主产区:政策变迁、演化逻辑与发展进路》。他指出,粮食主产区的形成发展本质上是区域分工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经历了萌芽期(19781985)、探索期(19862002)、发展期(20032015)、平台期(2016至今)四个阶段,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也从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论坛执委李亚伟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内在动力和必要外在推动》。他指出,内在动力是新质生产力诸要素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必要外在推动则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从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该阶段大会主题发言由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副主任、论坛执委鲁保林教授主持。

五、平行分论坛

1026日下午举行了十组平行分论坛讨论,参会的专家学者聚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文本研究”“《资本论》研究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现场气氛活跃,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


六、青年人才培养与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论坛

1026日下午还举行了青年人才培养与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论坛。参会的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戴双兴教授主持。

七、期刊杂志与青年学者交流会

1026日晚上,期刊杂志与青年学者交流会火热进行。参会的期刊编辑们详细介绍了期刊的选稿标准及流程,并建议青年学者们在投稿前认真阅读期刊近期发表的文章,以确保所投稿件契合期刊定位。大家围绕如何准确把握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确定学术选题,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八、27日上午主旨发言

27日上午继续举行大会主旨发言,三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表演讲。

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为民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准确理解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内涵》。他强调,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应当从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若干界定出发,进一步明确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内涵与重点改革方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论坛执委会副主任李鹏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从供给侧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他从方法论视角诠释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为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及其本质的认识提供了方法论。

吉林财经大学魏旭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中的规律性约束与实施路径》。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约束,应当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中的规律性约束与实施路径进行系统阐释和深入解读。

27日上午的大会主旨发言环节由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黎元生教授主持。

九、27日上午主题发言

27日上午的主题发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后由三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论坛执委会副主任韩文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牵引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和增长效应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经济系副主任、论坛执委贺立龙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健全防返贫促发展的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他认为,早期常态化救助帮扶主要通过子代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显著提升子代未来收入水平,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论坛执委张弛副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国有企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他指出,作为科技创新的驱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者、社会民生的保障者、对外开放的践行者,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独特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

这一阶段大会主题发言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李正图主持。

在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中,三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宋树理教授的演讲题目为《我国对RCEP成员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他认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我国对RCEP成员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同时,物流效率、经济自由化程度和自贸协定的签订等也是关键影响因素。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赵秀丽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平台中劳资关系的多样化研究》。她回顾了数字平台的发展历程,认为多样化的数字平台提供了劳资关系研究的丰富样本。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斌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下国有企业产业控制功能研究》。他强调,国有企业产业控制功能的发挥并不是指国有企业内部的“自我封闭式”控制或相较于其他经济成分的“强制挤压式”控制,而是始终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要,衍生出具体的产业支撑力、引领力、反制力、吸引力等多维内涵。

这一阶段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为民研究员主持。

十、各分论坛代表汇报

十个平行分论坛的汇报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王松博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谭苑苑副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莉副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雪娇博士、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世泰博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贺城博士、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杨副教授、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玉辉副教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邓金钱副教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东波副教授依次介绍了分论坛的讨论情况和取得的讨论成果。

各分论坛代表汇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论坛秘书长刘道一主持。

十一、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俞建群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王中保研究员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此次论坛主题鲜明,报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会场秩序井然,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陈姝兴副教授代表下届论坛承办方向各位专家学者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期待大家来年在美丽的成都相聚。

(供稿/丁志帆(师) 摄影/院影像  百闻摄影 发稿/薛菁蕊 审稿/鲁保林(师) 饶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