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黄茂兴教授:加快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 推动福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17-11-07浏览次数:268

黄茂兴教授:加快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 推动福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人民网 2017-11-03)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态度是鲜明的。“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开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高频词。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正在获得新的加速度。对福建而言,必须抢抓机遇,要以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以下简称“海丝”核心区)为重点,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扎实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推动福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国形成开放新格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紧扣“海丝”核心区战略定位,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国家赋予福建的总体定位。核心区对于所在地而言,既有规划布局和支撑服务的责任,也有话语引导和要素汇聚利用的先机;既是付出和担当,也是红利和潜力。“海丝”核心区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加主动推进与沿线区域开放合作,深化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

一要加强跨省区域协作,成为“一带一路”省份合作的引领者。探索创新与“一带一路”主要省份合作的内容方式,引领“一路”与“一带”交汇对接,推进“海丝”与泛珠三角区域融合发展,为对外经贸合作拓展空间。重点强化与广东、广西等“一路”重点省份以及陕西等“一带”重点省份的省际联动协作,尤其要深化港口航运、口岸通关等设施联通领域合作。

二要加强与港澳台联动,成为携手港澳台共同推进“海丝”建设的先行者。港澳台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融入“海丝”的意愿,港澳特区政府尤为积极。福建应充分利用港澳台资金充裕、了解国际规则等优势,推动闽港、闽澳、闽台共赴“海丝”沿线区域开展三方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创建产业园区。

三要创新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显著提升福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应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打造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海丝”核心区战略通道和综合枢纽。继续重点拓展与东盟的投资贸易合作,积极开拓南亚、西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强环保合作,打造贸易畅通的“绿色丝绸之路”。要经略海洋,就必须以更广阔视野、在更宽领域深度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海洋合作。拓展发展空间,在巩固与东盟合作的同时,积极与南亚、西亚、非洲等开展互利合作,例如阿拉伯人禁吃无鳞鱼类,可考虑运回省内销售,将有鳞鱼类卖到阿拉伯市场。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港澳同胞桥梁纽带作用,拓展与沿线区域人文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和平丝绸之路”。

优化“海丝”核心区战略布局,培育核心区建设新动能

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站位科学筹划,全方位合理布局,调动所有积极因素通力合作,形成“条块结合、点面协同”的战略布局,方能凝聚成推进核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能。

一要“部省协同”“ 省市联动”,构建多元化“海丝”核心区建设推进机制。加强与中央部委互动,争取财税、金融、开放等政策支持。采取“全省一盘棋”战略,建立“发改牵头、外办开路、商务搭台、侨办助力、各方配合、企业唱戏”的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发挥“海丝”核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海丝办”的统筹协调作用,在规划研究、项目建设、重大活动举办等方面,推动各地以各自比较优势参与核心区建设,通过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人缘、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等优势,合理确定重点合作领域和区域,形成整体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的新优势。

二要发挥比较优势,沿海和山区共建“海丝”核心区。对“海丝”核心区而言,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是“点”,而福建是“面”,“点”“面”协同至关重要。在“点”的打造上,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应站位全局、发挥特色优势、找准定位、主动融入、积极对接全省“海丝”建设。沿海港口城市要强化支撑引领作用,泉州着力建设“海丝”先行区,福州、厦门、平潭、漳州、莆田、宁德等港口城市则着力建设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山区城市要发挥好海上丝绸之路腹地拓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参与“海丝”建设,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在“面”的布局上,要注重统筹,既要避免一哄而上、同质竞争,又要避免一哄而散、盲目竞争。还应继续推进福莆宁、厦漳泉同城化建设等,通过“多点合作、同频共振” ,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发展。

强化战略支撑,为加快“海丝”核心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一是项目支撑。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基础和外方合作意愿,集中力量推动实施一批可操作的跨境合作项目,形成一批早期收获成果,起到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充实完善“海丝”核心区重大项目储备库。建立项目滚动推进工作机制。做好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和重大项目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库并获得资金支持。

二是资金支持。应通过财税、金融等途径,多渠道提供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投入,整合现有地方财政资金渠道,支持核心区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包括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在内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机构资金适度倾斜。争取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非产业基金、中国-印尼海上合作基金和国家部委扶持资金支持,争取在福建设立丝路基金子基金。推动成立福建侨商银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境外项目贷款、内保外贷等资金保障。

三是人才供给。大业欲成,人才为重。“海丝”建设,核心靠人。纵观历史,丝绸之路就是靠人走出来、干出来的。当前,“海丝”人才供给不足和人才结构失衡问题严重,业已成为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短板。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政治和经济运行规则、熟悉沿线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和国际法规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供给瓶颈,制约着企业“走出去”步伐。因此,必须加快“海丝”人才供给侧改革,大力培养和引进核心区建设亟需的人才。实施“海丝”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海丝”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紧缺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涉外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为“海丝”核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  

  来源链接:http://fj.people.com.cn/GB/n2/2017/1103/c181466-30886199.html

  (发稿/蔡雅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