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第九十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6-25      访问次数: 14

6月18日下午,我院在道德讲堂3-401室成功举办了第90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本次活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范欣教授开展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再审视的专题讲座,2022级、2023级的同学踊跃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时,戴双兴教授首先介绍了范欣教授简历及其学术成就。随后,范欣教授深入讲解了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基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重新定义和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范教授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

在互动环节中,范欣教授鼓励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更要学会思考现实中的真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发展理论模型。此外,范教授还分享了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经验,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关注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陈洪昭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陈老师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的内容。认为范教授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更加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加深了师生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解,更近距离接触前沿学术。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研究中,能够将今日所学应用于实践,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常荣幸能够聆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范欣教授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视野。从理论溯源到中国实践,从西方框架到自主创新,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最让我触动的是范教授对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的探索精神。他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理论,而是立足中国国情,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发,重新审视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与测算方法。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态度,正是我们年轻学者需要学习的。此外,教授对学术研究的建议也让我深受启发。他强调要关注现实问题,从实践中发现真问题,这让我明白学术研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扎根于社会生活。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更应夯实基础,勇于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陈芷涵

本次读书会上,我对“全要素生产率再审视” 这一概念的认知产生了深刻转变。过去,我将全要素生产率简单等同于技术进步的量化指标,而范欣教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它实则是涵盖技术创新、制度优化、要素配置等多维度的综合效率体现。这次学习打破了我对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单一认知,让我明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依赖技术升级,更需要关注生产要素的协同与制度环境的适配。这不仅深化了我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需要以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

——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蔡雨含

(供稿/陈思颖、胡钦斐、孟宪成 摄影/孟宪成 审核/戴双兴(师)、陈洪昭(师)、陈天来(师) 发稿/张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