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办第八十四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3-09      访问次数: 58

3月5日下午,院在道德讲堂3-401成功举办了第84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会活动副院长戴双兴,教师刘若鸿,2022级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同学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研读亚里士多德大学经济学系TSALIKI PERSEFONI教授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重新审视机器问题经典论文。

活动中,戴双强调了阅读经典文献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本次导读活动的主题背景及其现实意义。他指出,机器的大规模引入作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其在经济分析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双重效应:它既能够创造就业,也能导致失业;既可以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也可能导致技能的贬值。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重新审视机器问题》这篇文章旨在阐述这些相互矛盾的问题,并评估机械化在劳动过程中的引入对于提升人力资本、简化劳动技能以及形成非熟练工人流动的具体影响程度。

接着,四位同学汇报了学习本次著作的心得体会。吴钰燊同学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探讨了智能化机器大规模引入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要辩证地看待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结构的双重影响。邓嫱同学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强调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应对技术变革至关重要张淑婷同学则聚焦于马克思关于机器问题的经典论述,结合现代案例解释了这些理论在当代社会的应用价值。朱子民同学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并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汇报结束后,同学们还展开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最后,刘若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四位同学的汇报内容,赞许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深刻思考和创新精神,并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自己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经典导读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以及劳动价值论相关部分内容的理解,也促进了同学们对当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接下来,学院将依托读书会这一平台,常态化开展读经典、研新知活动,激发同学们对经典文献的兴趣,引导同学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找智慧之光,共同推进学术的进步与发展。


聆听感悟

在此次读书会上,有幸聆听学长学姐对《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重新审视机器问题》这篇文献的解读和刘若鸿老师的点评,使我受益颇多。随着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劳动的去技能化和就业结构的改变。文献深入探讨了这种双重效应对人力资本和劳动过程的影响。几个小组分别从去技能化与大学生就业挑战的现代分析,数字泰勒制和现实问题与解决方法矩阵,技术进步的类型,不同角度不同人群的举措建议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根据几个小组的汇报,刘若鸿老师提出了一些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例如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人机替代的理论问题,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对人机替代的效应,技术进步对行业间行业内的公平问题。这次读书会使我对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吴子烨

 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的读书会上聆听四个小组的精彩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各小组围绕《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重新审视机器问题》这篇论文,从不同视角展开了深入探讨。各组的分享既保持了与经典文献的理论对话,又展现出对数字时代新问题的敏锐洞察。特别是在技术伦理、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等交叉领域,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这次读书会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技术经济范式的理解,更启示我们在研究创新中需保持历史纵深与现实关怀的双重视角,方能准确把握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复杂脉动。

——2023级经济学基地班 林宇翔

供稿/陈思颖、胡钦斐、孟宪成 摄影/胡钦斐 审核/陈洪昭(师)、刘若鸿(师)陈天来(师) 发稿/陆嘉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