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高校学子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7-16)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6日电 (张宇菡 王静宜 潘亦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育人的持续性、延续性、创新性、实效性,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创建经行考察团,着力打造集理论学习、社会调研、实践考察、志愿服务于一体的“行走的思政课堂”育人品牌。
今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行考察团”深入福州、莆田、晋江、周宁等地区,开展“念好时代‘山海经’,共谱协作‘山海情’”社会实践活动,在探索中传承红色基因,体悟时代经典,在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读经典:让理论之光照亮青春之路
经行考察团注重激活学子理论学习的“内驱力”,通过各种形式,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
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院党委副书记叶龙祥、工会主席陈晓枫等,以及实践队指导老师代表、各年级辅导员、经行考察团成员、两委学生干部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发展脉络和孕育实践,从理论和实践源头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进一步汲取奋进力量。
在中共周宁县委党校革命历史纪念馆与廉政教育警示馆,实践队员们聆听相关故事,悟红色革命精神,在学习中坚定清正廉洁的理想信念,更深切地感受革命的艰苦卓绝以及先辈们的伟大奉献,传红色基因。
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案为鉴、真抓实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素质上下足功夫、下苦功夫。
在“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览馆,该学院院与周宁县委党校举行“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学院一行人还参观“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展览馆,在案例与实物展示中探寻“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核心内涵,切实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源,感悟黄振芳三代人的林业传承精神,了解周宁坚持“逐绿创收”的重要举措、谱写生态立县的宏伟蓝图。
在卡尔美“足迹党建”馆,团队体悟到卡尔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怀揣体育强国梦,践行“激情、诚信、敬业、笃行”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坚守体育产业使命担当,致力于将国际品牌安上“中国引擎”,书写中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华章。
研新知:以数实结合赓续山海之情
经行考察团注重激活专业实践的“原动力”,充分发挥经济学理论优势和学科特色,架接起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第二课堂”,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落地实践、作用实操,在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中坚持专业赋能,推动专业知识在“课程化、思政化”的基础上“实践化”,培养青年学子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理解社会经济现实问题。
“数字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自开创并大力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是数字中国战略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在福州软件园,团队参观“数字中国·实践起点”展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数字福建建设、支持福州软件园发展的生动实践,深刻感受到福建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用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实践队与相关负责人探讨了依托闽宁协作促进宁夏信创产业发展、跨区域数字产业协作的重难点问题,深入了解了福建企业参与闽宁数字经济协作的现状与难点,更坚定了立足数实融合赓续闽宁山海情的实践导向。
他们深刻认识到,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正以澎湃之势,蓄势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将为闽宁协作“升级版”注入新活力。
在华电集团周宁抽蓄电站,实践队了解到作为周宁县碳库示范基地、大型“绿色充电宝”和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电站在开发新平台、运用新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数智赋“能”,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也助力周宁实现乡村振兴,为绿色环保再添绿色动能。
在福建省凯丰鞋业有限公司和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与企业负责人并参观生产车间,了解到两家公司都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加快产品研发升级,提高品质效率,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
行远路:为乡村振兴赋能体悟伟大变革
经行考察团以校地合作为引擎,畅通校地联络渠道,强化联系基层机制,定期组织实践队下乡调研,增强基层工作意识和实际调研能力,鼓励在乡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基础教育、服务三农、青年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堂”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周宁县紫云村,实践队深入了解马铃薯高山种植的独特优势,为山区特色产业把脉定向。
紫云村种植户通过科技赋能、互联网营销创新等方式提高产量和销路,助力土豆变“金豆”,拓宽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门路。
在苏家村,队员们对当地文旅建设展开了详尽调研,深入剖析了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脉络与现状。这深化了队员们对乡村旅游创新模式及乡贤精神的理解,激发了探索旅游发展新引擎的灵感。
在溪口村,实践队成员与村党支部书记徐景辉深入交流,了解了该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五事争先”与“五个美丽”创建活动,依托数字化平台打造“水韵溪口”品牌的成功经验。
同时,实践队探索溪口村特色水资源开发案例,领略了如何以“水”为媒,点石成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叶龙祥强调,此次调研成功搭建起校园与社会紧密衔接、同频共振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着青年学子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深度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充分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蕴含的成功秘诀,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创新与蓬勃发展。“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经济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李天丽表示,此次调研不仅了解了山区生态旅游蓬勃态势,更是对青年学子“学以致用”精神的切实贯彻,经济学院学子通过读经典、研新知、行远路,形成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理论升华的逻辑通路,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衔接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队成员王晨阳表示,通过这一系列深入细致乡村调研活动,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一线数据和实践经验,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与无限潜力。从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到薯类科研的创新突破,从生态旅游的兴起到特色水资源的巧妙利用,每一个村庄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完)
(发稿/吴子烨)